高性能Type-C移动硬盘挑选指南(主控芯片USB接口等介绍)
前言
这片文章最早是在17年发在百度 Macbook吧的,到如今的版本应该算是第四版了
16年MBP全Type-C模具推出,Mac用户陷入了与花样繁多转接设备的斗智斗勇之中
但三年以来Type-C产品随着接口进一步泛用化,产品格局已经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,ThunderBolt 3产品相较于先前有了飞跃式的增加,在笔记本市场,Type-C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新锐机型上
所以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在便携储存领域向Type-C口以及更高速的接口协议完成外设迭代
目录/结构
超长预警
只准备买品牌产品的朋友请直接看结论就行了
想买硬盘盒DIY的请直接跳转到三,四,五,六按类推荐部分
想详细了解的可以全文通读
结论
我知道很多读者对其他内容不感兴趣,所以先把总结放上来,想了解详细内容以及DIY选项的朋友可以跳过总结往下。
本文针对USB
3.2 Gen 2 & Gen 2x2 与 雷电三
协议下的高性能(外接固态)方案进行推荐,至于机械硬盘,由于其自身性能的限制,并不需要对接口与主控有多考究,购买时只需要挑选外观讨喜做工牢靠,注意不要购买USB2.0
外部接口的即可;
本文以桥接主控为单位,协议分组为大类进行推荐和排雷(这样组织文章的理由我会在最后的后记中阐述)。
各大厂商的常见桥接主控一览:
强调一下,我个人不会再提供购买咨询
目前(2020年12月)
USB外接储存最强方案是USB 3.2 Gen2x2 转NVMe,即以ASM2364为主控的固态移动硬盘,极速可达20Gbps,成品有 西数P50,希捷FireCuda Gaming SSD;盒子有麦沃,乐扩等厂商的产品。
缺点是USB 3.2 Gen2x2 并没有登陆笔记本平台,在桌面平台也没有普及,但可以通过PCIe扩展卡提供支持,而且也向下兼容USB。
Thunderbolt 3 的最理想方案是以 Titan Ridge JHL7440 为核心的移动硬盘, 雷电3下极速可达22Gbps,USB下可达10Gbps,相比过往的雷电外设胜在兼容USB接口。
成品有 Lacie Rugged SSD Pro(移动硬盘,兼容USB Type-C 但不兼容Type-A)
有支持DIY的方案但只有PCB售卖,没有带壳成品,支持Type-A和Type-C连接
Dock/硬盘盒一体方案 比如佳翼雷电3 mini dock 看起来很好,但要求雷电3 链接且 必须外接供电,因此本文不纳入
看不懂主控的朋友请往下看
前置科普:
首先明确本文的硬盘盒定义:
不需要外接电源的硬盘转接设备
因此这类外接坞尽管性能强劲,但由于便携问题直接Pass了
而保留下来的是这类 外部接口→桥接主控(主控电路板)→内部接口 这种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案;尽管我们这里舍弃额外的供电,但外置电源有其价值,详情请见后记。
Q:为什么不选择U盘而是死磕移动硬盘
A:由于U盘主控大部分不上心,导致U盘性能普遍不佳,而换做硬盘则可以有灵活的高性能的选择,从而改善体验。但在后续的帖子里你其实可以看到像ChipFancier这样的 U盘外形,但内里还是转接SDD的方案
Q:为什么需要转接才能使用SSD,SSD不能直接连接USB吗
A:硬盘主控并不提供USB协议的接口,因此需要桥接主控(Bridge Controller 下文简称主控)来将硬盘接口转接为USB
Q:为什么帖子推荐的主控所连接的外部接口都是USB Type-C
A:两方面原因。
一方面,USB type-C代表着更高性能的接口协议,比如 雷电三 ,以及 USB 3.2 Gen2X2 (USB3.2 Gen2不是,它仍然支持Type-A口)
另一方面,更强大的供电。
USB Type-A 在Battery Charge 1.2规范下能够提供最大5V 1.5A 的电力,而Type-C则能翻倍到5V 3A;这是不挂载额外的电源管理方案前提下能提供的最大电力了。
供电能力即使对于固态也十分重要,这个问题我会在后记中补充
接口/协议科普:
传输数据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通信
我们所使用的Type-C接口,在通信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一个正反插的USB口那么简单,在接口之下,隐藏着规范与指导通信活动的更深层存在,我们称之为通信协议(以下简称协议)
引用一下该文章中关于接口与协议的比喻
接口:
人在用语言交谈时,需要用嘴说话,用耳朵听,通过空气来传播。信息的传递依赖嘴巴和耳朵来进行发送和接收。微机系统的通信,则利用电、光等媒介。最常用的是电,表现在数字电路中,就是高低电平的变化。单片机的IO口能实现高低电平的收发,认为它是一种通信接口。接口是通信所依赖的实体。
协议:
人在说话时,通过声带振动、口型的变化发出不同的声音。这些声音按照一定的规则,承载了我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信息,这套规则称为语言。两个人对话,需要使用两个人都能理解的语言进行,一个只懂中文和另一个只懂英文的人,根本没法用语言交流(当然可以用其他方式,比如面部表情、肢体语言等)。同样,微机系统通信时,也要有这样一套双方都遵从的规定,而这个规定被称为协议。通信协议和接口都可以有多种,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。
本文中,我们会将物理接口与通信协议/接口协议加以区分,我们所可以直观看到的接口,在这里我们称为面子,而规范传输与通信活动的协议,我们会称为里子
第一点我们所需要认识到的是,面子和里子(物理接口与接口协议)并不是绑定的
举个栗子
你可以看到这款主板带有六个面子上是 USB 3.0 Type-A 外形的接口,但接口协议,也就是里子是PCIE X1
它只能配合专用配件使用,如果你把U盘插上去是无法使用的,面子不决定里子
这种情况在协议复杂的Type-C接口下尤其需要注意,比如请勿将 USB Type-C 与 雷电3(TB3)混淆,这事儿卖硬盘盒、转接器和线缆的JS可喜欢干了
下面正事
硬盘盒常规都会带有两个传输接口,内部的一个或多个用于连接硬盘,外部的一个则用于连接主机。
目前的消费级硬盘,绝大多数都归于两种接口协议(里子)下
一个是SATA III (带宽上限6Gbps)
一个是Nvme (带宽上限16/32/64Gbps)
企业SAS和远古IDE之类的这里不提
SATA目前主要以SATA III(6Gbps) 活跃于各类硬盘上,它的面子主要有三种形式
一个是 与自身同名的SATA接口,也最为广泛
一个是将自身小型化后广泛用于早期笔记本的MSATA接口
最后一个则是适应接口发展和统一,从而发展成的 M.2 B&M key接口(对应母口为B Key)
(大部分B key母口在储存类场景下仅支持SATA协议,而M key一般同时支持NVMe与SATA,M key 与B key相对于边缘的距离是不同的,因此这个反过来插是要怼爆接口的)
豆知识:
SATA全名Serial ATA ,这个系列其实还有一位新锐大哥 SATA Express(简称SATA-E),在9系主板大量出现过,曾被寄予厚望
这个接口看起来是两个SATA的基础上再加点东西,似乎仍然是走SATA的老路,但其实是走的PCIE协议,理论带宽PCIe 3.0 X2 (16Gbps),想不到吧(手动滑稽)
甚至,对于这个接口还有扩展为PCIE口的外设样品
可惜的是,由于其愚蠢的外形和其他的诸多原因,SATA-E不出所料地被M.2干死了
豆知识结束,回归到Nvme部分,Nvme的里子还是PCIE协议的变形与优化,目前市面上的NVMe硬盘能支持到PCIE 3.0 X4的带宽(上限32Gbps,PCIe 4.0为64Gbps)尽管基本上跑不到带宽上限,但是传输速度是实打实的惊人;Nvme 的面子形式也主要有三种
一个是目前相对最普遍的形式,M.2 M key接口
一个是本家,PCIE3.0 X4接口
最后一个多用于服务器,U.2接口
盘体尺寸为15mm厚2.5英寸对角
U.2的另一个名称是SFF-8639,它是最新的连接器设计,用于连接MultiLink SAS驱动器或PCIe驱动器(包括硬盘驱动器和SSD驱动器)。 SFF-8639是SFF-8680的修订版,它是一个29针2通道SAS驱动器接口。SFF-8639 U.2是一款68针驱动器接口连接器,具有更高的信号质量,可支持12Gbps SAS和Gen 3 x4 PCIe或PCI Express NVMe。
引用自https://www.mr-mao.cn/archives/mini-sas-introduction.html
可以看的出U.2规格的应用是针对企业市场的攻城略地
感谢
对SATA Express 和 U.2错误的指正由于PCIE盘体积较大,U.2盘较为少见,因此市面上的Nvme硬盘盒仅有搭载的M.2 M key 的对内接口(并且盘体尺寸一般限制在2280以内)
M.2接口虽然不是本篇的重点,但是这里推荐一篇有关M.2接口入门文章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这个来了解,2280之类的尺寸含义这里也有介绍
接下来是对外接口篇,会相对简略许多
eSATA,老雷电这种注定被干死的就不浪费篇幅了,FireWire这种已经凉凉的也不谈了。
这里对外接口按里子分类仅有两类
一种是 USB3.2 (Gen1 带宽5Gbps,Gen2 带宽 10Gbps,Gen2x2 带宽20Gbps)
一种是Thunderbolt (Thunderbolt 3理论40Gbps,实际数据带宽上限22Gbps,Thunderbolt 4 实际带宽为32Gbps)
USB 3.2 面子上有USB Type-A,Type-B,Type-C,Micro USB 等形式,本篇以Gen2为主,因此出现最多的会是Type-C,Gen2x2 仅支持Type-C。各协议都可向下兼容
TB3 的标准面子有且仅有 Type-C
上面的对内对外接口可以一对一任意组合,市面上基本都有产品
下面按照里子组合分为四大类推荐
PS.由于TB3的接口带宽远高于单个SATA3的带宽,因此市面上的对内SATA对外TB3的产品基本是磁盘阵列,体积大且要求额外供电,因此这里不对这个组合作介绍
对内SATA对外USB3.2 gen2:
代表:三星T5(ASM235CM),ChipFancier(ASM1351) ,HP P600等;
三星T5(ASM235CM):
三星T5算是一个经典的Type-C高性能移动固态方案;但该产品线已经更新到T7,更快更薄更安全;
三星T5在Windows,Mac OS,以及Android平台都有软件支持,支持OTG,支持Trim
T5其实也是很老套的硬盘加盒子的形式,这里附一篇T5的第三方评测:
通过拆解可以看出,T5其实也跑不出硬盘+盒子转接的结构模式
T5是一个典型的USB3.2 Gen 2 转mSATA 方案
硬盘采用的是和850EVO 同款的主控(S4LN062X01),但缓存和颗粒都是升级过的。
桥接(转接)主控为 祥硕电子 ASM235CM ,与推荐的 ASM1351 同为祥硕电子的第二代USB3.2 Gen2 桥接主控产品。
目前市场搭载ASM235CM的第三方转接盒子有但不多,比如高联的产品,但不能由三星的软件支持,下面DIY部分会提到。
详细评测请点链接,这里不作赘述
ADATA SE730H(VL716):
同样小巧的SE730H方案,配备了由VL716提供的USB3.2 Gen2 高速接口,内部同样是盘加盒的形式,与T5不同的是内部不是mSATA 接口而是 M.2 B key 2242规格。
SSD方面主控为 慧荣SM2285,颗粒是来自镁光的TLC
详情见下方链接,不作赘述
ChipFancier的Type-C紧凑固态U盘方案(ASM1351):
较为老牌的外置固态方案(仔细看能够看到ASM1351桥接主控,那个最小的方形IC)
优点明显:结构非常紧凑,体积小性能强,无需线缆
缺点也是:溢价,选择空间小
DIY选择:被广泛使用—— VL716 和 ASM1351
相对更为可靠一点但也更贵——ASM235CM
盒子价格视做工和转接接口外形(面子)的不同有所浮动,一般都在100以内,ASM235CM较贵,性能上没有很明显的提升
各品牌如佳翼,Orico,飚王,绿联等的Type-C盒子大多都基于这两款主控,购买时找客服确认一下即可;此外,主控固件版本也需要注意,搭载较老版本的固件可能会导致不支持Trim或其他使用问题
实际速度取决于所安装的SATA协议固态,极速可超过500MB/s
系列测评:
VL716:
CHH测评:VL716终于剁到~~~在NVMe普及的年代,淘汰SATA的好去处!! - 电脑讨论 - Chiphell -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
ASM1351:
ASM1351的DIY产品较为稀少,往往是制成U盘成品(比如上面的ChipFancier)后进行售卖,评测请参考其产品评价,这里不啰嗦了
ASM235CM:
DIY产品目前貌有 UNESTECH高联 ,元谷,麦沃 有生产
个人简测:【图片】ASM235CM方案固态硬盘盒开箱【macbook吧】_百度贴吧
JMS580:
目前该主控产品主要有 蓝硕U23QC 和 佳翼Q5CW 两款产品(感谢评论区 @一条咸鱼 补充)
我目前没有该主控的相关产品,也搜索不到评测,如果有玩过的朋友欢迎来分享体验
这里需要额外插入一段排雷 ASM1352R:
装备写轮眼的朋友在总结的表内能注意到一款特殊标注的主控:ASM1352R
这是一款双SATA III 协议口转USB 3.2 Gen 2 的主控
支持独立双盘,RAID0,RAID1,JOBD模式
然而实际在RAID0下的测试性能可能还会低于单盘
CHH的一篇测试:USB 3.1 SSD RAID0小烟盒开箱退货记~~
我自己的简测:【测评】ASM1352R USB3.1 双盘RAID方案开盒
积极评价的也有:这硬盘盒居然能玩阵列!ORICO双硬盘硬盘盒评测 关于Orico的ASM1352R 双盘阵列测评
不过这玩意体积较大,不便携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一个玩玩。
问题可能在于文件系统,没有后续确认。
因为实际体验很差,虽然双SATA双盘十分吸引人,但是很不推荐
对内NVMe 对外USB 3.2 Gen2:
Caution:使用时请注意内置硬盘功耗并使用Type-C口以获得充足的供电
上面的方案由于对内接口SATA3的带宽仅有6Gbps,因此最高速度也就局限于此,希望更进一步开发USB3.2 协议潜能的就可以看这个了
目前支持Nvme转USB的桥接主控有 JMS583、RTL9210和ASM2362,由于拆解很难收集到所以直接将三个合并起来介绍
此外,Realtek 还推出了 RTL9210b 主控,可以支持 SATA/NVMe 双协议(同时只支持其中之一)
额外提一嘴JMS583,该主控下的NVMe盘主控似乎可以直接跟计算机通信,因此该主控备受DIY固态开卡人士的青睐,希望保留厂商原生软件支持的 用户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案
先是成品部分:
三星T7(ASM2362):
三星T5的后继者,三星T7。在原有T5的基础上提升了接口速度,削减厚度,同时增加了指纹模块,对商务人士而言确实是比较诱人的升级
根据内构概念图可以看的出来,不同于T5的很大一点是颗粒板载,不再有动手改造的可能,T7的三维确实不足以塞下一块2280盘,这点也在意料之中;所用桥接主控为ASM2362,拆解可见
的T7 拆解闪迪 Extreme Pro:
注意是 Extreme Pro,不要跟 Extreme 那个搞混
虽然能找到拆解,但是仅指出了该产品是盘盒分离结构并且盘是SN750方案,并没有告知桥接主控型号,可惜,但是按照闪迪和西数的作风,应该也是ASM2362。详情请阅读下方链接
新款的Extreme Pro 已经支持USB3.2 Gen2x2 20G接口,内置硬盘SN730
Crucial X8(ASM2362):
虽然Crucial现在在固态市场不算响亮,但比较早期的固态玩家应该知道这个品牌基本就是镁光亲儿子
根据拆解后的观察,可以看到也是盘盒结构,搭载硬盘基本确定是 Crucial P1 ;
SSD主控是慧荣SM2263ENG,缓存是1G镁光DDR3,而颗粒是镁光的QLC (wtf?)
桥接主控是ASM2362,详见下方链接
成品还有其他的一些,比如联想拯救者之类的,但大多都是东拼西凑的组装货,这里不提了
下面直接DIY部分:
ROG Strix Arion(ASM2362):
这个产品目前在海外还是挺火的,我不确定是不是ROG大力跟各媒体人PY过;
产品价格目前大约400RMB,跟常规的JMS583以及ASM2362 盒子的200左右的价位有不小的差距,但也确实有独到之处
Advantage:
- 无螺丝拆装,玩多了盒子就会理解这玩意对外部观感确实影响很大
- R G B
- 这么便宜的ROG配件确实很适合充值信仰
Disadvantage:
- 相对贵
- 成也RGB败也RGB,据说光效控制软件很烂;另外我这种人比较喜欢黑白色调,没有白色设定就比较劝退
- 19年11月才上市,太晚,WD P50 基本同期上市
随便贴一个B站的测评
NVMe桥接方案其实出现最早的是JMS583,后来ASM2362以及RTL9210 才推出
目前各个牌子比如ORico,绿联,飚王等都有产品
国内最早做这个产品的应该是佳翼
所以这里拿佳翼 JMS583 主控的转Nvme X2 盒子做个典型
ASM2362主控则是后来才推出的,因此产品较少
这两款主控都可跑到900MB/s以上的传输速度,但需自行挑选合适的 Nvme 固态
对内Nvme对外USB 3.2 Gen2x2:
Caution:使用时请注意内置硬盘功耗并使用Type-C口以获得充足的供电
Gen2x2 接口理论带宽20Gbps ,追上了早期的半速雷电3是目前USB阵营最强的传输协议了
目前市面上仅有ASM2364主控支持这个方案的硬盘桥接
而产品似乎也仅有 西部数据P50 和 希捷 Firecuda Gaming SSD,以及闪迪新款Extreme Pro,使用和P50相同的PCB
DIY方案和配套的相对便宜的Gen2x2 母口扩展卡(ASM3242)都已经陆续出现不少,不过似乎由于价格原因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很快把Gen2 口的方案淘汰掉。
西数P50拆解和评测信息请见我自己的文章
DIY方案:
硬盘盒有麦沃,Orico等品牌,价格都在200元左右
PCB设计都要比Gen2的几个方案肥硕一些,因此DIY盒子的体积都要比先前的大
没有USB 3.2 Gen2x2的计算机也可以通过购买PCIe扩展卡来提供支持,早期的技嘉扩展卡价格昂贵且渠道稀少,目前国内卖该接口扩展卡的主要也还是麦沃和Orico,都是ASM3242 方案。
对内NVMe 对外Thunderbolt方案(新兼容型):
目前新的兼容型雷电方案有且仅有JHL7440 一种
不同于上文介绍的 USB to NVMe 只能通过USB协议链接
也不同于下文 旧 thunderbolt 3 to NVMe 只能通过 Thunderbolt 协议链接
JHL440 在雷电接口上可以 以雷电3协议进行链接,在USB接口上可以以最高USB3.2 Gen2 协议进行链接,为同时追求强IO性能和兼容性的用户提供了十分理想的选择,可惜的是它同时也继承了雷电方案的部分缺点
Advantage:
- 强兼容性(雷电3 & USB3.2 Gen2)
- 强性能(雷电3 最高22Gbps 数据传输带宽,高4k 性能,低延迟)
Disadvantage:
- 较昂贵(雷电设备一贯的特点)
- 体积较大(器件较多导致成品体积相对USB方案较大)
- 非一致性(不像USB 那样的单IC 解决问题,雷电口需要多IC共同构建,不同厂商使用的不同设计和固件会导致兼容性和性能的差异)
- 出生太晚(雷电4 32Gbps 的数据带宽支持近在眼前,雷电3已进入淘汰倒计时)
成品:
LaCie Rugged SSD pro:
Caution:该产品只支持Type-C 接口的USB连接,Type A母口不支持
评测和拆解链接见我的测评:
DIY方案:
JHL7440 硬盘盒配件
支持 Type A 和 Type C 的USB连接
目前仅有PCB售卖,并没有其他品牌包装成成品
对内NVMe对外Thunderbolt方案(旧):
Caution:不支持USB 主机口
Caution:不支持USB 主机口
Caution:不支持USB 主机口
Thunderbolt 3的主控有且仅有Intel 自己在研发生产,而且由于这里只着眼于在硬盘盒上的应用,因此尽管型号不少,但基本没啥区别,而且都不支持在USB协议上运行(Titan Ridge 系列存疑)
所以这里不纠结主控型号直接进入产品环节了(反正都是牙膏厂的芯)
典型产品:三星X5(主控不明),HP P800(JHL6340)
三星X5:
三星X5是今年(2018年)八月底发布的产品,算是很年轻的产品了
感谢评论区
提供的X5拆解评测具体参数和评测这里不多介绍,请参阅三星官网和各评测媒体
HP P800(JHL6340):
我个人的评测可以翻我的的文章列表
这里直接贴一个Chiphell的评测:
免驱支持Mac OS以及 Windows
这款移动硬盘可更换内置硬盘,且内置硬盘性能不佳,所以比较推荐自己买最低配的后自行更换高性能大容量盘
(可以看到雷电三线缆和内置硬盘都是可更换的)
其他DELL,LaCie之类的产品就不多作介绍了,评测一搜就有
随后是例行的DIY产品环节:
这里就偷点懒直接找马云找答案了,海外玩家基本没有其他的方案
排除掉磁盘阵列等搜索结果,TB3转Nvme的只剩下佳翼的与一个高频出现的盒子,两个方案
关于比较多见的貌似是LT-Link推出的TB3方案:
你可以将它与上方的P800进行比较,会发现PCB的走线和器件位置是完全一样的,甚至连外形都是一样的,啥意思我不多说啦。
而佳翼的方案是在18年11月1日上架的,方案总体上也和P800类似,但部分布局和走线上确实有所不同
所以买DIY产品还是买品牌产品比如P800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,LT-Link盒子价格1000出头,跟HP P800拉不开差距,而佳翼的目前也涨到1000出头的价位了,看起来DIY产品似乎反而缺少性价比(笑)
顺带一提,雷电三硬盘盒的一个有趣玩法:
目前有雷电三硬盘盒配合M.2外接显卡部件进行外接PCIE设备的玩法,我个人已经测试过使用P800外接显卡在Windows和Mac OS下都是可行的,外接英特尔750也可行,但需要换成一般的转接设备;这两个配件的价格加起来相比入门级雷电盒子比如Akitio Node没有优势,功能上除了可以拆分使用外也没突出之处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弄一套把玩把玩
这套设备在 egpu.io 也有自己的词条,只不过估计少有像我这样替换TB3转M.2 配件的
主控整理:
这次新增了Realtek和Intel部分的主控,USB桥接主控龙头仍然是先前的三家厂商的产品,分别为VIA(威盛电子),JMIcorn(智微电子),以及ASMedia(祥硕电子)
很凑巧,都是台湾厂商。
VIA和ASMedia是早在USB3.0混战时期就开始为计算机主板提供USB桥接主控的老牌厂商,后来则是英特尔一统天下;JMIcorn也是老牌厂商之一,不过此前重心应该不在桥接主控
有趣的是如今英特尔强推TB3,只生产兼容USB3.2
的TB3主控而不推出独立的USB 3.2主控,目前的USB3.2
设备主控市场仍像是3.0混战时期由第三方所占据,然而主机控制器基本完全被ASMedia把持(USB 3.2 Gen2
主机控制器ASM1142,Gen 2x2 ASM3242)
三家基本上是目前盒子主控的龙头,其他也还有几个不错的方案,主要是Realtek,在网卡领域压倒性的那个小螃蟹
(浅绿色为支持,淡黄色为不支持)
注:USB
3.2 Gen 2 代表其拥有高达10Gbps的带宽,两倍于USB3.0与USB3.2 Gen 1 但由于木桶效应,速度会受到转接的SATA
III 所限,不可能超过6Gbps(约600MB/s),若转接为NVMe,那么接口本身则会反而成为短板;USB 3.2 Gen2X2
则是Gen2 的两倍带宽,20GBPS。 UASP则是面向USB的高速传输协议,若不支持,SSD连续读写会十分难看。
Trim为SSD擦除指令,用以优化SSD长期使用下的性能
附上各厂商的链接:
JMIcorn产品序列:http://www.jmicron.com/product0201.html
ASMedia产品序列:http://www.asmedia.com.tw/eng/e_products_list.php?item=83&cate_index=0
Intel产品序列:https://ark.intel.com/ZH-CN/products/series/79641/Thunderbolt-
很遗憾VIA官网没有一毛钱信息是关于桥接主控的,这里只放一个PPT了;VL720至今仍未面世。
以上,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了
补充/后记:
USB插旧雷电三设备(JHL6340)我已经替各位测试过了,连VCC指示灯都不亮 ,系统内无反应
主板Z270G,自带C口USB 3.2 gen2
USB接口的供电对于固态硬盘重要吗?
由于USB进入3.0时代后供电能力持续增强,以及人们对于固态硬盘低功耗的固有印象,在固态移动硬盘这个场景下很多人(包括我)都会不把功耗当回事,但其实是会埋下隐患的。
我们挑个案例
以该文章对3.5英寸机械硬盘的测试(读写功耗稳定在7W左右)为参照
同为SATA 3 接口的英特尔固态 S3710 的活动功耗高达6.9W
而搭载MLC颗粒的NVMe盘功耗更为爆炸,1TB版 970Pro 的平均功耗可达5.7W,峰值达到8.5W
英特尔的 3D XPoint 颗粒在功耗上更是是不甘示弱
这时回头看看接口供电,这谁顶得住啊
不过也没必要过于担忧,一众TLC盘则在功耗上好看的多,以760P为例:
所以,越是在高性能的应用场景下,供电越是需要纳入参考,不想折腾这些的拿TLC或者QLC盘装上就是了
此外,MLC颗粒也偏向于耗电大户,我手上信息有限,只能找到一个Tom's hardware 很老的测试供大家参考
再往下则是关于本文组织形式:
Q:为什么帖子要以主控为单位而非以实际产品为单位进行介绍与推荐?
A: 原因之一是产品众多,核心部件制造门槛低;我个人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逐一评测,测出来也过于庞杂
原因之二是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
以我手头的M.2盒子与ORICO的SATA盒子为例
二者都使用的是同款主控VL716
M.2盒子:
ORICO SATA盒子:
二者结构都很简单
除了主控以外的功能IC都仅有一颗贴片FLASH,用于储存信息
其余的包括晶振电路和供电回路只要照抄厂商的手册就可以,绝大部份的功能都已经由厂商集成到主控中去了
能够由下游制造商所影响的电气性能实在有限
因此,在主控相同的前提下死磕不同品牌的产品性能差异完全没有必要,着眼于外形设计还有价值一些。
而外形这种主观判断也不需要我说三道四,因此最后选择以主控为中心进行介绍,列举部分典型产品作为代表的组织方式
Q:为什么分类时以协议(里子)组合进行分类,而非按接口(面子)组合分类?
A:与上面的缘由类似,一方面接口组合过多,很多特性重合
另一方面同协议下的不同接口差异很小,转接成本普遍较低
以NVME(PCIE)为例
PCIE转 M.2 M Key 结构简单且十分便宜(你的手要是拿得住的话,说不定可以徒手持线转接)
转回去的也是同理
尽管有部分例外,比如U.2转接设备稀少且昂贵;只支持卡片式固态的MSATA,M.2 B Key由于不包含完整的SATA供电定义,仅能转接成SATA数据口而非包含供电的完整接口
但是在硬盘领域核心功能是相同的,因此本帖中合并并简化到接口协议进行讲解
来源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8257546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