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科研的姿态学做菜
我讲讲我是如何思考和认知的。我不练刀工,也暂时不背菜谱,我需要了解更根本的东西,也就是具体操作外的更基础的知识框架。
一、炒菜只有两步:配料,炒制方法。切好配料,掌握一定的炒制方法,火候,技巧,一定能炒出味道不错的菜。
二、炒菜有各种味型:麻辣类、辛香类、咸鲜酸甜类……每种味型都有一个基本配料,比如红烧,需要酱油、糖;比如鱼香需要酱油,醋,糖。只需掌握配料比例即可。
三、炒菜的烹调方法:炸炒溜爆炖焖蒸烤……每种方法的配料,加工也不难。再配以味型中的调料,掌握火候和基本技巧,做出来肯定是中规中矩的。
上面三项是做菜的总纲,一分钟就能掌握。接下来细分每个步骤,从主干到枝叶,从理论到实践,尤其具象到每个菜上。我们将配料炒制融为一体,简单举例说明。
① 炒蛋,从原材料看,易熟的可以切碎和着蛋液打散,热油下锅,放些盐即可。如韭菜,韭黄,葱花等。不易熟的,可以先打散蛋液,煎出来备用,然后炒一下食材再将煎好的鸡蛋倒入。如青椒、洋葱、丝瓜、黄瓜、番茄……蛋本身比较鲜,基本不用放味精鸡精,只需油盐到位,自然好吃。唯一要注意的是火候,蛋煎的太老不好,一些食材也需注意火候。
② 回锅类。属于家常味型,所谓回锅是先煮肉,切片,再油煎,倒入郫县豆瓣,甜面酱,豆豉,食材炒出即可。家常做法放郫县豆瓣即可。青椒、土豆、尖椒、蒜苗……各种回锅的炒制方法差不多。也就是说,随便学会一道,相当于学会了若干道菜。
③ 红烧、鱼香、糖醋等味型。红烧主要是酱油、生抽、白糖(冰糖)的比例做出的略有回甜味儿的菜肴。食材备齐,该上色的上色(酱油上色,红曲米上色,糖色),炒基本香料如葱姜蒜,八角,桂皮,香叶基本香料,勾兑酱油、糖,加水煮40分钟左右即成。鱼香味儿主要是泡椒、葱姜蒜,酱油,醋,糖按比例调制。糖醋味有番茄酱做法,也有陈醋,糖的做法。这些可以去搜,稍微试验就能成功。这三种味型对应的菜又十几种。
④ 卤菜、凉拌菜、面食。卤菜的技术主要在调卤汤,卤汤的保存。如果对香辛料有研究的话,你会发现家常卤料基本就那么几种,花椒,大料,茴香,桂皮,肉蔻,香叶,丁香……把各种能搜集到的配方进行对比,发现卤猪肉,鸡肉,牛肉等的区别不大,如果不是专业卤水,几位家常卤料按一定比例即可,只要盐味适中,火候足够,味道就不差。凉拌菜可以学个万能凉拌汁,基本也是生抽,醋,白糖的配比而已,外加葱,蒜,麻汁等,其它配料自己加。面食有饼、面,技巧在和面、底汤和卤子,这些也能搜到很多经验。
从上面分析来看,只需掌握大的框架,随便学几个有代表性的,熟练基本功,学几道就会炒几十道!一旦框架搭好,基础扎实,再学任何其它菜品,几分钟就能学会。具体的技巧步骤网络上多的很,随便翻翻,自己有基础可以鉴别真伪,分分钟就学会。
如果不想做一件事,可以有无数理由;如果想做一件事儿,一个理由足以。很多时候,对一个事情不感兴趣,是因为不懂。一旦懂了,一切变得容易,也愿意沉浸其中。所以入门很重要,要找到切入门径的道路,不能盲目前行。
很多人害怕做饭,一是懒,二是他们不懂做饭,感受不到做饭的价值和成就感。其实,解决吃饭问题的方法有很多,去食堂,定外卖,或去蹭饭……甚至在一个城市结交365个好友,他们每人每年管一顿饭,一年将衣食无忧。干嘛去学炒菜?浪费了时间也成不了大厨,没意思。诚然,如果按部就班的从零基础到精深确实是在浪费时间,我能建议的是跳跃式学习,只要懂了,学会做菜只是瞬间的问题,没那么复杂。
这就是我学做菜的心得。
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为我们省钱。我们只分享观点、看法、方法论,欢迎探讨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