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P使用SnowFlake算法生成唯一ID

前言
本篇主要介绍高并发算法Snowflake是怎么应用到实战项目中的。
对于怎么理解Snowflake算法,大家可以从网上搜索‘Snowflake’,大量资源可供查看,这里就不一一详诉,这里主要介绍怎么实战应用。
为什么有Snowflake算法的出现呢?
首先它是Twitter提出来的。
前世今生
以前我们可以用UUID作为唯一标识,但是UUID是无序的,又是英文、数字、横杆的结合。当我们要生成有序的id并且按时间排序时,UUID必然不是最好的选择。
当我们需要有序的id时,可以用数据库的自增长id,但是在当今高并发系统时代下,自增长id速度太慢,满足不了需求。然而,对于有‘有序的id按时间排序’这一需求时,Twitter提出了它的算法,并且用于Twitter中。
需要注意的地方
可达并发量根据不同的配置不同,每秒上万并发量不成问题。
id可用时间:69年
使用限制
使用Snowflake其实有个限制,就是必须知道运行中是哪台机器。比如我们用Azure云,配置了10个实例(机器),要知道这10个机器是哪一台。
原理
ID由64bit组成
其中 第一个bit空缺
41bit用于存放毫秒级时间戳
10bit用于存放机器id
12bit用于存放自增ID
除了最高位bit标记为不可用以外,其余三组bit占位均可浮动,看具体的业务需求而定。默认情况下41bit的时间戳可以支持该算法使用到2082年,10bit的工作机器id可以支持1023台机器,序列号支持1毫秒产生4095个自增序列id。
开始用Snowflake
下面是PHP源码
<?php
namespace App\Services;

abstract class Particle {
    const EPOCH = 1479533469598;
    const max12bit = 4095;
    const max41bit = 1099511627775;

    static $machineId = null;

  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machineId($mId = 0) {
        self::$machineId = $mId;
    }

  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generateParticle() {
        /*
        * Time - 42 bits
        */
        $time = floor(microtime(true) * 1000);

        /*
        * Substract custom epoch from current time
        */
        $time -= self::EPOCH;

        /*
        * Create a base and add time to it
        */
        $base = decbin(self::max41bit + $time);


        /*
        * Configured machine id - 10 bits - up to 1024 machines
        */
        if(!self::$machineId) {
            $machineid = self::$machineId;
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$machineid = str_pad(decbin(self::$machineId), 10, "0", STR_PAD_LEFT);
        }
        
        /*
        * sequence number - 12 bits - up to 4096 random numbers per machine
        */
        $random = str_pad(decbin(mt_rand(0, self::max12bit)), 12, "0", STR_PAD_LEFT);

        /*
        * Pack
        */
        $base = $base.$machineid.$random;

        /*
        * Return unique time id no
        */
        return bindec($base);
    }

  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timeFromParticle($particle) {
        /*
        * Return time
        */
        return bindec(substr(decbin($particle),0,41)) - self::max41bit + self::EPOCH;
    }
}

?>

调用方法如下
Particle::generateParticle($machineId);//生成ID
Particle::timeFromParticle($particle);//反向计算时间戳
这里我做了改良 如果机器ID传0 就会去掉这10bit 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可能用不到这么多ID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防盗门/安全门选购攻略

kubernetes运行一个有状态的应用程序(使用StatefulSet)

Blogger搭建国内可正常访问博客(超详细教程)

iPhone手机上安装旧版本App

小程序框架全面测评

打造一个可国内访问的Blogger(Blogspot)方法

星际蜗牛安装黑裙(群晖)制作家用nas

GoAccess web日志可视化

微信小程序学习资源汇总(文档、视频、系列教程、开源项目、框架)

Nginx实用技巧,497跳转,基本认证,WebDav,在线配置生成,第三方模块等